好久沒有來到旗津的,和先生討論著上次來可能已經是10幾年前的事情了。
黃昏的旗津,真的很美。自然的色溫,微微的風,很涼爽
這次是來到旗津端的這邊,黃昏的時間來,不會很熱且還蠻舒服的。
大家都還有租腳踏車,吹著海風,很舒服
旗津國民黨黨部,旁邊的房子也很奇特
黃昏的港都別有風情
途中遇到了這太可愛的復古迷你車,
下次再來的時候一定會坐下來好好的欣賞這裡的咖啡
好久沒看到這樣的晚霞,
這是旗津港的碼頭客運大樓
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之一,建基於約明鄭永曆27年(1673)。當時有漁民徐阿華,因遇颱風漂至旗後,見此地為捕魚、定居的好地方,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,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臺,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。
康熙30年(1691)旗後人口日漸稠密,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占,乃邀洪、王、蔡、李、白、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,並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,從此,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。
光緒13年(1887)洋商張怡記等號召重修。昭和元年(1926)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,民國37年(1948)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,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。
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,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。中門石獅造型優美、石質堅良,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。另外,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,姿態生動栩栩如生,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。廟側天井有口光緒12年(1886)所鑄的鐘,及光緒18年(1892)的木楹聯一對:「旗峰煥彩得光照,鼓嶼來潮汐信通」,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,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。
以上文字來自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
這個媽祖 還可以投那個鐘聲,也讓我投了不少的零錢
還想吃這一家不一樣吃肉羹,但是我們7:00到的時候店家說已經全部賣完收攤了
不一樣赤肉羹
地址: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56號
.營業時間:AM10:00~PM20:00.
旗津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小吃,叫做白糖果,
還有蕃薯椪,這個小吃很便宜,且吃起來也蠻好吃的
這裡的白糖果,和台南的不一樣,
台南的會放上白糖,這裡卻沾上糖和花生的混合物。
所以吃起來的口感也不太一樣,
高雄旗津這邊的白糖粿,吃起來偏硬
老闆其實炸了很多的,和蕃薯椪都放在上面濾油,
所以這個小吃熱熱吃其實還不錯吃!冷了偏硬
這個白糖粿的外皮偏硬,和我記憶中的白糖果,完全不一樣
剛好是今年旗津黑沙玩藝節
蕃薯碰,這個吃起來真的有蕃薯的味道,
咬下去之後真的可以看到有蕃薯的纖維
這家我不是壞人花式棉花糖,老闆真的全身都刺青,
這家店的排隊的人好多,因為因為老闆很細心的製作那
源品炸油魚,很多大陸人買,看到跟著去吃
老闆說:他是大魷魚,所以他賣100元
老闆炸的魷魚,之後加上酸辣泰式醬汁,配上洋蔥,
其實很涮嘴,一下子就把他吃完
天胡胡椒餅/這家也是人氣小攤~
地址:高雄市旗津區海岸路10號周邊可以開始慢慢逛
- 歡迎加入FB,可以看到即時最新的吃喝玩樂資訊:全台吃喝玩樂交流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