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38年山東人馬福壽隨國民政府來台,落腳在桃園龍崗眷村,
民國58年在市場裡一邊賣牛肉,一邊賣大餅,兒子馬書生從警備總部退下來,
民國65年接手打理,馬家饅頭,都是用古老的北方傳統方法所製作的,
都是用老麵來製作發酵饅頭,不加其他任何的人工甘味劑,改良劑,生產的都是健康的饅頭
老闆還真的蠻酷的,問他該怎麼處理我的他直接給我一張 圖~如何煎出他家的韭菜盒~
其實照著方法,很容易把韭菜盒煎好~
第一步驟,無須解凍,直接小火慢煎,鍋底給一點油,5--6分鐘
step2:把煎好的一面,翻過來,一樣的火,在煎5分鐘
step3:兩面煎好的時候,請打她直立起來, 在煎30秒!這樣就大功告成了~
他家的韭菜盒,內線非常的香氣十足,且內餡的鹹度,我個人覺得夠鹹了
所以不建議再添加任何醬料~可以加點辣油提香
他家的韭菜盒,在配上一點不一樣小吃店的辣椒,真是絕品
不過不吃辣的人,我娘直說,韭菜盒很香好吃,!
這養生饅頭,買的當下覺得一顆35元好貴
回家蒸好食用~發現裡面,光是放可以抗癡呆的核桃就很多了 ,所以貴得有道理
還有食物的自然香甜,娘說:這饅頭很有時間淬鍊的感覺
值得一個人細細品味
美味的酸菜包/22元
我蒸好給娘吃的時候,我和娘說:
這包子有趣, 這皮是你當年包給我們吃的那種口感~
酸菜很像爹,當年炒的酸菜!
這包子,一吃有感動到這幾十年來,親情的感動~
我想這就是記憶中的老滋味吧 ~
一蒸出來,可以聞到淺淺的酸氣,說的也神奇,聞起來有
但是吃起來卻完全沒有酸的味道!!
我想這就是老面的神奇吧 !
小的時候,最常聽到就是包子饅頭的吆喝聲
好久沒聽到那親切的聲音了
真想再聽到一次,山東老鄉音!
很奇怪,我是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客家大家庭裡,
但是我卻很喜歡眷村的食物和故事
當我在看1949大江大海,很奇怪,總是淚從中來
寫到這裡有感而發!
突然覺得先生的父親:
當年應該在節日的時候, 都會想起對岸的家鄉
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
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
離別家鄉歲月多,近來人事半消磨。
惟有門前鏡湖水,春風不改舊時波。
馬家饅頭
電話:03-4662381
營業:07:00賣完休息(約15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