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裡的地址很不好找,導航我是導到另外一頭的中正路~
鬼打牆約多了一小時,問路人,.....會到更神奇的地方
胖你說得很對,這是你老家, 你說過不怎樣,我還執意要吃!sorry~
這麵店旁邊有個石獅,下次有機會再把他補完~其他兩尊~
網路截取的石獅故事:
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,古地名「大路關」,有全省罕見的三座大石獅,大路關人尊稱為「石獅公」,其中乙座迄今(公元2006年)已有229年歷史,堪列為國家古蹟,加以保存維護。這三座「石獅公」,代表著大路關庄民的一部拓荒史,也可以由這部拓荒史中,窺見客家民族不畏艱難,與大自然博鬥求生存的硬頸精神。
大路關的三座石獅公,最老的一座,目前安置在廣福村「順天宮」旁。據大路關耆老口耳相傳,清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或稱乾隆2年(公元1737年),廣東梅縣、蕉嶺一帶的先民渡海來台,輾轉到大路關開墾,當年每逢稻穀收割季節,就有來自口社山谷之強風(俗稱:西斜風)作祟,造成先民莊稼作物莫大的損失,於是先民就籌建大石獅來鎮壓,這座石獅於乾隆42年(公元1777年)歲次丁酉年落成;之後,由於山谷強風收斂,轉為有利於莊稼作物的和風,於是先民把石獅奉為神明般之神獅奉祀,尊稱為「石獅公」。
店內的菜單:
店內還真的有一個小灶火,還用真的柴來煮麵!
有時間感的柴燒麵
上網看了一下,這家店老闆是為了傳承他姑姑的手藝,所以放棄都市的生活
回到家鄉,繼續傳承這古早味,不過後來,姑姑覺得老闆改了配方,所以
讓他的大媳婦,在這家店之前的地址,開了傳承阿婆的手藝~
下次我還是會去吃看看~阿婆的大媳婦的手藝!看看有何不同!
可以看得出來,老闆很有巧思的設計~
一品牌的烏醋/果然有比較酸一點
丸品牌的辣椒醬/果然色素多一點
這樣子的麵,真的是我小時候,常看到的麵!很有復古的味道
不過老闆的味素,有點重,所以吃完整個舌頭,又麻又乾,
好可惜了那柴燒,帶來的溫潤口感!
湯裡當然也有肉的味道!真是破滅了我對他得期待
這盤小菜,其時分量不少,但是被其他二人一直念的小菜
這些白斬內臟和肉,其實配上的醬油,蒜頭,醋,
很有我阿婆的味道,但是肉品不是溫體豬,肉的品質.有蠻重的腥味
應該是冷凍太久了吧 ~或是處理手法不對~!!
不過讓人會稱讚的是他的刀功,切得很薄,都可以透光了~
海帶切盤
小時候,我住在客家庄,所以這樣的白斬肉片,很容易看到, 他會出現在麵裡!
老實說:這種阿婆的記憶,還真的很美好!
不過食物的滋味,有味道,但是不是阿婆早上去市場買新鮮豬肉的滋味了!
不過店內的,碗盤,老闆真的很用心,都是陶瓷的!
店內:有不錯的客家哥對話!
乾板條/其實不錯吃~只要沒味素的問題
這碗就是合我的口味的好板條~
燙青菜
柴燒出來的湯,真的與眾不同,有溫潤感~
很古樸的味道的門面,紅磚土牆,好像回到小時候,我老家也有一個百年的三合院
那裡面,有我和爺爺奶奶的記憶,很甜,很美!
自從他們不在之後,我一直在尋找她們的留下記憶中的滋味
話說:這裡外地人要來,要先導航到!建議用google~
大路關老麵店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中正路2號
電話:08-795-7383
營業時間:am8:00~pm20:00
每週三公休